時下,小龍蝦正是資陽許多夜宵店里的頭牌菜。再炎熱的天,也擋不住人們吃龍蝦喝啤酒的熱情。正是這樣的小龍蝦夜經濟帶動了近年來小龍蝦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。樂至縣石湍鎮毛家坪村就有兩位小龍蝦養殖大戶,小龍蝦夜經濟帶火了他們的產業,也讓他們成為了小龍蝦養殖的"土專家"。
唐小剛今年43歲,20歲外出打工,從安裝空調、修空調,再到后來賣空調,一干就是15年。本以為一輩子就與空調打交道的他,沒想到后來生意不景氣,使他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。經過多方考察,他看中了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。
花了一年時間,唐小剛走訪了各地小龍蝦養殖基地,通過觀摩、自學,他認為自己做好了準備。2015年,他在老家樂至縣石湍鎮萬德溝村流轉土地30畝,投資20多萬元,開啟了小龍蝦養殖之路。然而,第一年產量很低,只賣出1萬多元,剛開始就讓他嘗到了失敗的苦頭。
唐小剛認真總結了這次教訓,并不斷改進,最終培養出了一套成熟的養殖技術。在第二年的養殖過程中,他取得了成功,這一年他賣出13萬元。第三年,滿懷信心的他開始在毛家坪村繼續流轉土地100余畝,投資100多萬元,擴大了規模。這一年,他賣出50多萬元。
創業成功的他,開始受到關注,一些媒體也報道了他的創業經歷。于是,有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他學習小龍蝦養殖技術。
與唐小剛同村養殖小龍蝦的還有侯小蘭。2012年,她和丈夫選擇回鄉創業,承包了42畝地搞小龍蝦養殖。在她和丈夫的記憶中,小龍蝦市場從來都是供不應求。對市場前景持續看好的夫妻倆,一直堅持養殖小龍蝦,也慢慢成了經驗老道的"專家"。前幾年毛家坪村發展集體經濟,小龍蝦養殖成為了首選,并聘請侯小蘭的丈夫作為村集體經濟的技術指導,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。
盡管這些年價格波動很大,但唐小剛和侯小蘭依然看好小龍蝦的未來市場,對小龍蝦養殖的發展充滿了信心。
從"門外漢"到養殖"專家",他們秉持著腳踏實地、不怕吃苦、勇于探索的創業精神,這樣的精神必將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有力推動力量,也將激勵更多的返鄉創業者成為產業振興的實干家。
全媒體記者 黎暉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